
发布日期:2025-08-13 21:13 点击次数:158
当影院的灯光渐暗,我的期待心情满满;两个半小时后线上股票配资代理,银幕亮起,我却扶着腰从影院里出来,脑海里回荡着蛤蟆精的灵魂拷问:“你说!哪个故事更好?”此时,我只想狠狠地摇晃导演的肩膀,大喊:“放过蒲松龄!放过我的膀胱!”
这部152分钟的动画片,官方海报上写着“阖家共赏”,我信了。结果:第30分钟,娃已经开始质疑:“爸爸,狐狸为什么要考研?”第60分钟,后排的娃开始背《静夜思》提神。到第90分钟,所有的娃都统一进入了“妈妈我饿”循环播放。到了第120分钟,一位勇敢的娃竟然站起来大喊:“我要回家,我想写作业。”
片尾字幕一出,家长们纷纷鼓掌——不是在致敬,而是在庆祝终于完成“刑期”,尽管一半的宝宝早早就溜了。上映22天,票房2.31亿,看起来挺吓人的,但与《长安三万里》的18亿票房比起来,差距明显。
猫眼数据显示,这部电影在暑期档被《罗小黑战记2》直接压制,观众更倾向于看毛茸茸的小妖精拯救世界,而不是听蛤蟆精讲《崂山道士》那套八股文。
展开剩余78%为了挽救票房,片方竟然请了二手玫瑰演唱片尾曲《命运》。他们或许寄希望于“鬼畜营销”,但结果观众只记住了那首歌,这波操作简直可以说是“妖界反向带货”。
电影最有趣的设定是“15”叙事结构——蒲松龄被迫当评委,看蛤蟆精和乌龟精轮番讲故事。这个设定简直像极了《奇葩说》:前两部分《崂山道士》和《莲花公主》是儿童向的轻松辩题,中间的《聂小倩》和《画皮》突然转为成人向的扎心辩题,最后的《鲁公女》直接开启情感核弹模式。结果一半观众在吃爆米花,另一半则在捂孩子的眼睛,这场景堪称“妖界精神分裂现场”。
主创们尝试用“情”字来串联六个故事,每个故事都比前一个更“颠”,效果堪比用牙签串起满汉全席:《崂山道士》是毛毡版劝学PPT,悍妻追打丈夫的场面让00后观众眼珠子几乎掉出来:古人早就懂得女拳!《莲花公主》简直是低幼甜蜜暴击!蜜蜂公主顶着AI网红脸说心有童真时,我都差点看见隔壁情侣开始查附近幼儿园的报名费。
《聂小倩》是民国版的倩女幽魂,宁采臣和聂小倩在战火中接吻还阳,燕赤霞掏枪射夜叉——那一刻我悟了,物理超度也是一种超度!《画皮》则是全片唯一被好评的部分,陈氏骂人的那句恶心话,真的骂出了封建婚姻制度PTSD患者的心声,可惜结尾匆忙得像是编剧被导演掐了脖子。
至于《鲁公女》——一部古偶虐恋剧,简直像“老头强娶我”的故事,当70岁的张于旦对16岁的少女喊出“说好强娶就要强娶”时,儿童观众纷纷捂住眼睛,这段可以播出吗?
最让人难忘的还是井下两只精怪,蛤蟆和乌龟的“甲方化身”逼蒲松龄当评委的场景,像极了导演组的自我吐槽:知道故事烂吗?我们先自黑一波!更让人感到魔幻的是电影的年龄定位,前两章的童真简直像《小猪佩奇》番外,而后三章则是《画皮》般的心灵撕裂,又带有明显的少儿不宜。
亲子观众真是进退两难——一边哄娃,一边遭遇恐怖的吃泥丸镜头吓哭孩子;另一边谈恋爱时却看到蜜蜂公主卖萌,尴尬至极。散场时,我还听见有小朋友问:“蒲松龄为什么在井里上班?”——这个问题真是太有深度!这位清代文豪大概没有料到,四百年后,自己竟成了六个故事的KPI考核员。
《聊斋:兰若寺》就像是一座精装修的故事毛坯房:外表青砖黛瓦,雕梁画栋,可屋内的故事却东倒西歪。建议下次,追光还是学学蒲松龄,摆个茶摊换故事,或许比硬塞个“六合一聊斋套餐”更能打动观众。毕竟大家的腰不好,膀胱更不好。
发布于:山东省Powered by 线上股票炒股配资_实盘杠杆配资公司_专业实盘配资杠杆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